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作者 :
2020 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及挑战,牢记育人初心使命,聚焦内涵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围绕一流农业大学建设任务,奋力实现学校事业发展新突破。重点抓好十个方面 38 项重点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以省委政治建设考察为契机,积极贯彻上级关于政治建设的措施,把政治建设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重大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推进学校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推进学校科学、高效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制定 2020 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列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突出重点,丰富形式,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作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多层次宣讲活动,做到理论宣讲全覆盖。
3.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4.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深入落实党建考核评估、述职评议、学院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持续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推动实现党支部全面达标、全面提质。制定组织员工作制度,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强化党务骨干培训,推动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和党日活动提质增效。
5.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实施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工程,组织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新任处级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做好科级干部调整工作。
6.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结合省委要求,细化学校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巡视整改,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结合落实整改主题教育反馈意见,从严从实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
7.开好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好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科学谋划中长期事业发展蓝图,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围绕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精心组织好全方位多平台系列宣传教育,推动党代会精神深入人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要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明确每一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主体、目标要求、完成时限,严格检查考核。
8.汇聚各方发展力量。加强统战工作,鼓励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发挥党外人士积极作用;强化管理和监督,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强化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职能,加快推进职工住宿区电梯安装等民生工程,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
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9.按照外防输入的总体要求,做好学校后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筹划学校开学前后校园防控工作,认真执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落实落细健康监测、信息摸排、环境卫生、物资储备等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师生员工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
三、持续深化改革
10.实时跟踪推进 28 项改革进度,做好改革项目年度评估工作。
11.推进制度创新。修订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优化管理能效,坚持钱随事走、事随职能走,同类归并、一事一部门负责,出台管理与服务机构职能职责;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完善校、院两级管理规定,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制定审计整改实施办法,修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建立健全招标采购配套制度体系;完善绩效工资改革制度;出台学校资产使用绩效考核办法;盘活校内资产,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创新。
12.成立大学战略咨询委员会;开展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
13.加强资源统筹,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启动耘园基地、长安基地土地处置工作;盘活资产,共享校内平台;积极稳妥推进农学院和第十二教学楼搬迁工作。
14.实施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做好目标考核方案修订和年度目标考核工作;稳步推进校属企业改革;加强财务预算编制管理,根据学校职能调整,明晰、精简、归并各二级单位财务预算科目设置,原则上实行直接预算制,由计财处直接预算到相应工作单位,无需职能部门二次分配,根据项目支付进度安排预算,非必需时,不一次性足额安排,加大经费余额清理力度,逐步实行零基预算。
15.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总结、评估工作;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学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统领全局,科学谋划,切实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利用好“十四五”赶超发展的重大机遇,瞄准国内一流农业大学,全面对标、精准发力、奋力赶超,举全校之力,冲一流,强特色,补短板。
四、推进人才强校,改革人事制度
16.加强人才工作。实施院士引领工程,发挥院士引领作用,引才聚才育才,加大高端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实施以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打造教学科研团队为重点的人才工程;主动对接湖南乡村振兴战略和千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发挥院士团队智力优势,助推油菜、辣椒、生猪、茶叶等农业产业做大做强;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科学设置评价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在水稻、油菜、茶叶、辣椒、葡萄等团队进行团队建设和考核改革试点;改革考核方式,从个人考核为主向团队考核为主转变,从年度考核为主向聘期考核转变;实施团队负责人责任制,对成效显著的团队,在高级职称岗位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支持、项目推进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17.实施新一轮“定责定编定岗” 。全面清理和核定各单位各类人员编制和岗位,压缩机关、精简后勤、充实教学科研及其辅助队伍。
18.筹建教师发展中心。以服务教师为宗旨,促进教学提升发展,追求卓越教学文化,以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改研究、教学评估、资源共享为功能定位,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能力。建立教师分类分型培养机制,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教师教学成长档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到企业或基层脱产锻炼制度;以教师能力构建为导向,打造服务于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硬环境。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9.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认真落实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开好本科教育大会;全面开展通识教育,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以“双万”专业建设为目标,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质量为标准,继续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遵循“高阶性、创造性、挑战度”标准,完成一流本科建设的课程建设任务;进一步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专业增、撤、并、停;推动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继续推进按专业类别招生。
20.加大新农科建设力度。贯彻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精神,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以项目为抓手,聚焦新农科项目研究与实践,推进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农林人才思政教育与“大国三农”教育实践、新农科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一省一校一所科教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等 4 个教育部新农科项目和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新兴涉农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新农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实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面向基层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实践、农林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高等农林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等 10 个校级新农科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21.加强校外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启动浏阳沿溪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建设,目标定位于建设成为条件完善、功能齐全的教学科研综合基地;与长沙县、浏阳市等县(市)合作共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整合政、校、企等多方资源进行联合共建,探索“政校驱动型都市周边乡村振兴”模式,高效推进“两型社会”试验区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率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为国家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长沙方案” ;改革校外教学基地管理体制,教务处宏观管理、指导、监督,夯实学院管理主体责任。
22.稳步推进继续教育发展。深化自学考试综合改革,推进成人教育发展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六、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23.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院士天团”等战略领军人才作用,打造作物学、园艺学学科高峰和动物科学等学科高原,全力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力争园艺学、作物学进入前 5%,力争实现我省省属高校 A 类学科“零”的突破;遴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做好已立项项目过程管理工作。
24.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产出有影响的原创性国家级科技成果,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申报“省部共建亚热带经济作物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做好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实现国家级科技项目数量和经费新增长;建设学校知识产权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争取湖南食品工业研究院建设;探索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与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湖南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 (2020-2030 年)》 ,召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会。25.巩固精准脱贫成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坚持“脱贫不脱钩” ,巩固望高村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补齐食品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等学科建设短板,延伸社会服务链条,构建“全产业链”思维,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强与行业、企业和重点县域的深度合作,提升社会服务实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着力打造一批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品牌基地。
七、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26.做好新一轮学位授权点增列申报工作。
27.加强研究生教育。强化导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岗位职责,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深化导师聘任和考核制度改革,完善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与考核办法;修订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适时修订硕、博士学位授予条件,按照一级学科自主统筹,构建以学术绩效和培养质量为导向、以促进学科建设和创新研究为目标的招生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机制体制,完善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高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
八、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8.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29.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学风建设方案,形成学风建设体系,进一步提升学风建设实效。
30.强化团员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团学组织改革,完善素质拓展教育,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3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整合、专创融合,抓好赋能教育。
32.统筹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三全育人”试点工作。构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贯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细则,努力构建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思政工作体系,研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九、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33.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与国外优质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提高办学层次。
34.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以学校国际教育管理服务改革为契机,理顺条块关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十、优化育人环境
35.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加强校园环境规划,丰富校园景观设置,展示学校文化底蕴。按照“切实的道德实践、蓬勃的生活气息、融通的师生关系、浓郁的文化氛围、多元的成长机会、生动的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打造更有文化品位、文化价值的校园。一是树立“六精”的共同价值追求。引导教职工树立精品意识、汇聚精英人才、强化精心育人、推行精细管理、培育精励校风、建设精美校园,做好全国文明校园的复评工作;二是推广校园视觉形象标识系统;三是丰富校园景观设置,筹划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四是示范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五是做好校园主要建筑物命名工作;六是建好校园书屋,打造书香校园。
36.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充分发挥直属党组织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加强对校园新媒体的管控与规范,加强对二级网站的督查与管理,牢牢守住阵地底线;夯实抵御宗教渗透的基础,坚决防范校园非法传教,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做好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普及应急知识,提升应对能力;进一步强化校园环境治理、交通安全整治和消防安全管理;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出台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考核细则,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37.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进程。应用区块链技术,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全量数据中心、网上办事大厅、统一身份管理平台、移动 APP 等智慧校园项目建设任务。
38.做好条件保障。加强财源建设,努力拓宽收入渠道;确保体育馆、教师周转房、动科实训中心、院士楼等如期开工建设;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改造项目二期工程,推进“三供一业”改革后续工作;围绕学校本科办学 70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积极做好校园美化、道路维修、校友会换届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空间改造和管理服务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校史馆建设。